闫鹏,骨科三病区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学院,2015年吉林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十余年,丹麦奥尔堡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NeuralRegenerationResearch》审稿专家。目前共发表中文核心期刊40余篇,SCI5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获得国家专利5项,著有专著1部。擅长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症、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的传统开放与微创手术;擅长应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胸腰椎管狭窄症;擅长应用PVP、PKP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和脊椎转移性肿瘤。学术兼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微创镜下融合学组委员;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骨科疾病诊疗创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足踝与脊柱异常矫治与运动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骨科微创分会常委;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康复专业委员会修复与再生学组常委;河南省物理医学学会椎间盘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委员;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脊柱微创分会委员;河省医师协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脊柱畸形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医师分会委员。
勾瑞恩,主任医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骨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脊柱外科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的诊断与治疗;能够开展各种骨折(包括脊柱、骨盆及四肢复杂骨折)、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和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骨科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学术兼职: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颈肩腰腿痛病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寿记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兼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河南省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专家 ;中国研究型医院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颅神经疾患诊疗学组 委员;河南省神经外科学会分会第一届神经内镜组 组长;中华医学会河南省神经外科分会 委员;中国医学会神经脊柱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婴幼儿脑积水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卒中协会神经外科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三博《颈椎病单元》协作中心联盟单位 项目负责人;2017年度“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河南省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2020年08月荣获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百名优秀医师”荣誉称号;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脑积水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2022-2026年);河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技术特长:1. 脑肿瘤外科治疗:脑胶质瘤手术切除及个体化综合治疗,颅底肿瘤切除、功能区肿瘤切除、脑干肿瘤切除、脑室内肿瘤切除等。2. 神经内镜:内镜辅助治疗颅底肿瘤、颅内感染、脑积水、脑囊虫、脑室内出血病等。3. 功能性疾病:微血管减压(MVD)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脑瘫、癫痫的外科治疗,DBS治疗帕金森。河南省内最早开展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方法-经皮穿刺卵圆孔微球囊压迫术(PBC),并帮助数十家县市级医院开展此项技术。4. 神经介入: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颅内血管狭窄、急性机械取栓等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5. 脑血管病外科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颈内动脉内膜剥脱、颅外内血管搭桥+颞肌贴敷+硬脑膜翻转术治疗烟雾病、血管畸形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6. 神经脊柱:颅颈连接畸形、脊髓肿瘤、椎管狭窄减压及固定、椎管内肿瘤切除及固定、脊柱退行性病变、脊髓及脊柱外伤等外科治疗。7. 其他:颅脑外伤外科及综合治疗,昏迷促醒治疗。成果奖:2013年06月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二等奖:BCL-XL反义寡核苷酸联合小剂量ACNU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研究。2013年01月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成果奖:病灶性癫痫致痫灶定位及其成因的临床研究。2013年07月 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病灶性癫痫致痫灶定位及其成因的临床研究。河南医学科技奖 叁等奖,项目名称:LncRNA HOXA-AS2靶向miR-885-5p/RBBP4促进脑胶质瘤发病)。
于泳,消化内科主任兼消化内科一病区主任。科主任 主任医师 博士 硕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河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河南康复学会消化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消化分会委员。主要擅长: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道早癌筛查及内镜下治疗,熟练掌握内镜下微创手术。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澳大利亚)合作,开展HP耐药检测与治疗方面的临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HP感染、消化道疾病与微生态。参与973前期专项研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2018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邢东亮,泌尿外科二病区负责人,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博士。学术兼职:担任河南省科普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科普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河南省科普学会泌尿外科青委会副主委、河南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学会常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会员。从事泌尿外科临床诊疗及泌尿生殖系肿瘤研究20年。擅长:腹腔镜肾肿瘤、尿路上皮癌等等泌尿生殖系肿瘤、结石的微创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复杂尿道狭窄的尿路修复与重建及小儿泌尿外科疾病微创治疗。个人完成包括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结肠原位膀胱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巨大肾肿瘤并腔静脉癌栓(mayoclinic Ⅰ-Ⅱ级)切除术等四级手术共6000余例。担任《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篇,中文核心期刊10篇),主持并参与科研立项3项,获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庄志江,神经内科六病区执行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神经内科各种急危重症、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病、脱髓鞘疾病;脑梗塞、脑出血、痴呆记忆力减退、帕金森病、头晕头痛、睡眠障碍、面瘫、面肌痉挛、癫痫、运动神经元病、脑血管狭窄、动脉瘤、颈髓病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等并发症的中西医临床与基础研究。致力于卒中后针药促醒、偏瘫、失语康复、青少年智能低下等。集20余年临证之经验,纳历代医家之精华,攻关创新,运用中风“七症”组方治疗脑梗塞(中风病)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突出中西医特色开展中医中药、针灸理疗、神经根注射、动静脉溶栓、颅内外支架置入、三氧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等取得疗效。学术兼职: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委员会委员;郑州市中医药脑病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学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头痛学会分会常委;河南省脑卒中防治委员会委员;河南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变性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临床研究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分会头面痛及眩晕学会委员;河南省紧急救援队组员;国家医师资格考试郑州区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河南省重大医疗卫生保障专家;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促进会委员;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三氧治疗专业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郑州市慢性病鉴定专家;河南省卒中学会脑心同治分会常委。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SCI 5篇,专著8部,课题6项在研3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