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传统习俗在各地广泛流传。粽子作为端午节的重要食品,不仅象征着节日的喜庆,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那么,在端午节期间,如何购买到既美味又安全的粽子呢?
一、预包装粽子看标签,规定内容不可缺
市场销售的常温粽子和速冻粽子是预包装食品,且口味众多,消费者可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喜好进行选择。在选购时要注意:一看包装是否完好。不要购买包装袋破损、漏气或涨袋的;二查标签信息是否齐全。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要求,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若标签标示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或掩盖、补印标示的粽子,则不要购买。对于网上价格过于低廉的粽子,不建议消费者购买。
二、散装粽子细辨别,科学选购三步走
购买非预包装的新鲜粽子时,要选择正规商场、超市或市场。在选购时应注意:一看粽叶,是否包裹完好,颜色是否正常(墨绿、黄绿、淡黄都属于正常);颜色过于鲜亮的不建议购买(可能是返青棕叶)。二察粽体,形状是否完整,确保无霉点、无露米和无变形,粽线应捆扎松紧适度。三闻气味,若粽子有酸败味等异味,表明粽子已变质。
三、食用粽子要科学,特殊人群应注意
不论哪种粽子,吃前都要彻底加热。预包装粽子可按照标签标示的食用方法进行加工制作。新鲜粽子可参照预包装粽子的食用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自制粽子可用高压锅、小火焖煮等方式,确保粽子蒸熟煮透后再食用。添加肉类和油脂的粽子中脂肪含量较高,普通人多吃也容易积食。因此,食用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豆浆、汤羹等,既均衡营养,又有助消化。
特殊人群食用粽子要多加注意。由于粽子主要以糯米或其他谷类食物为主要原料,糯米中的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升糖指数高,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用量。另外,粽子加工时常加入动物脂肪,老年人、儿童和心血管病患者、肠胃消化功能较弱者都应少量食用。有逆流性胃炎的患者应控制食量,以免反酸症状加剧。
四、保存粽子,方法要得当
端午节天气比较炎热,粽子营养丰富,含水较高,容易酸败,保存时需要注意:预包装粽子要按照包装上贮存方法储存,不要超过保质期。常温粽子一般可在室内阴凉处存放,也可在冰箱冷藏室存放。速冻粽子应在冰箱冷冻室存放,不可常温存放。打开包装袋的粽子,室温存放不要超过2小时。新鲜粽子每次要少量购买,并及时食用。必要时,可放在冰箱冷藏室,保质期一般3-5天。吃多少,煮多少。自制粽子保质期短,最好现包现吃。没吃完的粽子需在放凉、水分沥干后冷藏或冷冻,最好尽快吃完。再次食用时须彻底加热。
(供稿:濮阳市消费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