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不仅是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要求,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性、前瞻性、紧迫性工程。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也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信曾在未检战线奋斗过的检察同仁们,都有过帮教成功的成就和喜悦;有从源头上纠错防范的欣慰与感动;亦有面对自甘堕落放弃人生的遗憾与无奈,故深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作为基层检察院的未检检察官,我们要把未检工作放到时间长河中去考量,更要把它融入整个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
对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怎样才能落到实处?未检团队一直在探索实践。
一是“六大保护”融通发力,推进普法教育社会化。
学校是未成年人最集中的地方,是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我们紧密围绕学校,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依托法治副校长,组建法治宣讲团队,结合办案实际,以案发学校、偏远学校、法治副校长所在学校等为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提供多元化课程,用心用情做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家庭关系和谐、家长教育得当、家长行为端正,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营造好家庭、社会两个环境,我们注重对家长的普法宣传,对存在教育方式不当、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的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发《督促监护令》,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筑牢司法保护和家庭保护防线。
二是创新法治教育模式,实现普法宣传精准化。
在我国数亿网民中,未成年人占到三分之一。根据青少年上网普遍的特点,我们与时俱进,采取线上网络直播、普法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制作涉校园欺凌、防性侵、网络保护等系列课件,在宣传平台上进行展播;同时还制作文具、手提袋等文创产品,让未成年人保护普法教育随处可见。
我们探索将心理关爱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方案中,依托专业力量对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同步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梳理家庭矛盾根源,引导家长转变教养理念,纠正不当教养方式;联合妇联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帮助监护人增强教育和保护意识。
三是向重点领域倾斜,拓展普法宣传覆盖面。
由于文化、收入、消费水平等差距,外地籍未成年人容易产生失落和挫折感,且有些未成年人的父母因务工等原因外出,陪伴时间极少,从而导致这些孩子缺乏家庭管教或关爱,容易被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从而遭受侵害而不自知、不敢讲或是失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办案中我们发现,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更容易成为侵害或者被侵害对象。
我们与团委联合,开展社区行动结对共建,共同对失足未成年人及未成年被害人进行观护管束和思想教育,同时将更多的司法资源倾向偏远乡村地区,让法治温暖可触可感。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按照最高检的统一部署,我们办案过程中需综合考量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各方面因素,主动监督、同步监督、全过程监督,促进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改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未检人,身份是多重的,唯有不停的“跨界”,才能够保持热爱,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