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三院心血管内科在徐庆波主任的带领下,联合超声科王兆瑞主任,成功为一名48岁男性患者实施了房间隔缺损(房缺)封堵术,标志着市三院在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患者因间断头晕入三院心内科,被诊断为一过性脑缺血。住院期间,做心脏彩超发现其存在12毫米的房缺,且距离主动脉根部仅7毫米,右心室已有扩大迹象。经过评估,徐庆波主任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房缺封堵术。考虑到手术难度较大,徐庆波主任联合超声科王兆瑞主任,对患者的房缺进行了反复测量和分析,精心选择了合适的封堵器。手术过程中,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成功将封堵器准确放置在缺损部位,整个手术顺利完成。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更填补了我院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在本地区也处于先进水平。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和超声科的紧密协作,以及医护团队的专业能力和不懈努力。未来,我院将继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为濮阳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房间隔缺损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的发生、吸收和融合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此病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占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大、中型ASD在20-30岁将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特别是35岁后病情发展迅速,如果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患者进而会出现右心功能衰竭、房性心律失常(房扑、房颤)等。
目前介入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比起以往心脏外科开胸手术,介入治疗只需在大腿静脉打个针,行股静脉穿刺,沿着血管将导丝导管送入心脏,实施封堵,该术式无需开刀,且手术时间短,能最大程度减轻患者手术痛苦,且恢复快、出血少,术后72小时即可出院,大幅缩短住院周期,节省住院花费,获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