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作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即使他们有了一点对生活的感悟,也难以准确恰当的表达出来。因此,改进作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把写作的权力交给学生。首先,作文训练的目标要指向生活;其次,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第三,作文指导要努力勾连起生活。
叶圣陶先生谈及作文教学时指出:“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他强调了练的重要。苦练是获得作文“真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通过引导、指点,把作文的基本道理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遵循这些道理“下水”苦练。从某种意义讲,“练”就是学生应牢牢把握住的主动权。
但是,不能把“练”单纯理解为仅仅是用笔写文章。“练”,指的是遵循作文的一般规律,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而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对小学生来讲,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以“练”的机会,把作文的主动权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
一、让学生自由选题。
魏书生说:作文就是用你熟悉的方式,表达你震颤的心灵。作文还应该是个体自我体验、发现、宣泄、创造的方式。教师不应是裁判、法官,要切实尊重孩子的选择,能通过阅读习作,成为一个“平等的对话者”,而不是冷漠的“霸权主义者”。学生作文时普遍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重要的原因在于命题不当。把作文权还给学生的第一步,就是把命题权还给学生,以适立每个学生各不相同的生活背景,如写假期生活,教师让学生根据各自的体验拟题,学生不再为找不到合适材料而皱眉。
二、让学生放飞想象。
《新课标》明确鼓励孩子多写想象文。这是由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决定。学习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只有通过个体自身的思维活动,才会尝到克服困难的满足和愉悦,才有利于产生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在小学作文范畴内,思维活动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想象。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更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想象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就小学生而言,想象越丰富,其语言表达往往也会越生动;想象越活跃,语言表达也会越有情趣。除补续特性,还可引导学生进行梦幻型,创编型想象,有时可以不指定题目和篇幅,表达上也不作过高的要求,任学生浮想联翩。
只要给足孩子想象的权力,就有助于他们写出新奇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的优秀作文。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想象力优于成年人,想象不难,相反是快乐的。更何况在作文进行时赋予孩子想象权,不但能丰富文章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开发智力。
三、让学生写有兴趣的题材
课内、课外、家里、学校……时时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学生可能为教师的滑稽动作笑得到仰后合,也可能为家长的不理解或批评而痛哭流涕;可能为某个小问题互相争得不可开交,也可能为同学的精彩表现拍手叫好……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生活,是作文的“源”。对于这样的记事的作文题材,学生有其趣,就会乐意写。
四、让学生实际应用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彩的校国生活给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契机,结合班队活动,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布置学生写竞选演说辞,儿歌、童语、寓言、笑话,广告词等,让学生学会实际应用。
五、让学生自主平改作文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责任,而批改作文则是教师的责任。其实不然,作文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反映。独立完成的作文是自主作文的一部分,而自我批改则是学生自我调控的基础,在自我批改的过程中,学生要辨析正误,其实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和复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批改。作文写好以后,先让学生对作文进行批改,同学间相互订正错别字,修改病句,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讨论,教师适当抽查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总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作文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进行自我选材、自我构思、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俘虏”“机器”、教师的“仆人”、知识的“奴隶”.教师应还给学生一片自由的蓝天,让他们展翅翱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舞台,让学生自己来扮演作文活动中的主角。学生学会了自主作文,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才会有所作为。
(供稿人 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刘爱菊)